多彩贵州网讯近年来,西秀区黄腊乡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通过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仅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也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黄腊乡的水田里,秧苗齐整地立在浅泥中,叶片细长,泛着鲜嫩的绿,泥土气息混着青草香漫上来,满是蓬勃的生机。这里是种植大户郭开禄今年流转的300余亩土地所种植的优质水稻,预计产值超50万元。
黄腊乡种植大户郭开禄说:“育苗现在已经结束了,到5月1号左右我们就准备开始大田移栽,到时候每天预计要8到9个人,要一个月左右才移栽完。”

在黄腊乡,像郭开禄这样的种植大户已成为带动就业的“主力军”。金灿绿优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德印看着百亩田地,一边算起了用工账。
金灿绿优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德印介绍:“总共租了土地730多亩,种得有大豆、玉米、生姜两百多亩。其中务工费每一年大概在30万左右。政府对于我们种植大户很积极的支持,种出来的大豆、玉米一切由政府联系平台往其他商家销售。”

近年来,黄腊乡依托5000亩以上坝区优势,构建“优质稻+蔬菜+食用菌”立体农业体系,培育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2家,建成“菜篮子”基地2个。

全乡蔬菜产业形成“早春蔬菜-夏季菌类-秋延蔬菜-冬季油菜”四季轮作模式,年供应优质蔬菜1.8万吨,此外,食用菌产业通过“稻菌轮作”技术,实现每亩土地年综合收益超2.1万元;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年产值达8000万元,带动全乡超6000人次就业增收。
作者:唐景怡编辑:张小维责任编辑:陈泽赟终审:谭力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