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丁尊宝青岛报道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推进“网融格灵”试点建设,建立“三走四具体”工作机制,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让矛盾化解更显智慧,奏响了乡村善治的最强音。
奔走帮办暖民心,直通代办零距离
“张大叔,这是我帮您办的老年公交卡,您收好了。”在网格里,社工奔走代办的身影,早已成为大场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场镇创新构建“40比1”网格服务管理模式,每40户村民就有1名网格员负责联系,精准的将代办服务延伸至每家每户。
从解答政策疑问到实现“微心愿”,12类贴心服务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难题。今年以来,通过推行心愿收集、心愿联审等“六步”工作法,推动“葡萄长廊”建设等130余件群众“微心愿”落地。

五支队伍话宣讲,文明新风吹万家
当好理论政策宣讲员,党员中心户向联系户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现在都提倡婚事新办、婚事简办,既省钱又体面,咱得跟上新潮流!”农家小院里,“帮喜团”成员正向村民宣讲婚俗改革政策。
五支宣讲力量把医保报销、就业扶持等惠民政策,通过“庭院小聚”“公益大集”等形式送到群众身边。开展了“微宣讲”112场,覆盖群众6000余人次,成功帮办新式婚礼42场,为村民节省开支超60万元,让文明新风在乡土间传得更远。

民情走访探民需,为民日志解民忧
“百名干部进万家”活动中,专业社工们动态掌握民情民意,把群众的操心事当自家事来办。大场镇的社会工作者带着“大场镇为民日志”走村入户访民情,并将走访经验转化为“民情数据库”建档立册,自活动开展以来,50余件民生问题逐一销号。
村民张大哥开心的说“走访干部主动来问有什么需求,我反映了排水沟排水不畅的问题,第二天就有相关部门联系解决了,效率真是快。”这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也让群众感受到“难事有人管,诉求有回应”的安心。

多元调解化纠纷,烦忧消散睦和谐
在村级矛调室里,“解纷团”张大哥正用“拉家常”的方式为村民调解矛盾,张大哥说“现在邻居之间有小摩擦都主动来矛调室坐坐,主动打开心结,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自然村党支部定期与网格队伍商讨复杂问题的解决办法,新村党委全面统筹指导,做到责任到人、限期反馈。
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0余起,其中85%的问题在网格内解决。平安法治和社会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夏乾峰说“大场镇构建‘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三级调解机制,让邻里摩擦、家庭琐事在网格内就能‘事心双解’。”

大场镇以“网”串联起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用“融”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未来,大场镇将持续深化“网融格灵”试点建设,整合各方资源,优化网格服务功能,创新治理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善治”动能。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