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由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与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中共东昌府区委宣传部、中共东昌府区委网信办、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的东昌府葫芦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10余家央级、省级媒体与农业品牌专家共聚聊城,解码东昌葫芦从传统种植到全链集群的华丽蜕变。
东昌府区有“中国葫芦艺术之乡”之美誉,堂邑镇是全国最大的葫芦集散地。目前,堂邑镇全镇葫芦年产值达18亿元,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葫芦产业已成为聊城市强村富民的“地标产业”和对外交流的文旅名片、城市名片。

当天,采访团先后走进堂邑镇葫芦产业基地、道口铺街道葫芦文化非遗博物馆、侯营镇葫芦产业基地中华葫芦文化园、古城西关街等地进行实地采访调研,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发展的新实践和新亮点。

“这样一颗小葫芦能卖到1000元!你是怎么做到的?”在堂邑镇路庄村葫芦种植基地,采访团将35岁的返乡大学生郝洪乐团团围住,试图搞清背后的奥妙。“物以稀为贵嘛!因为这个葫芦是天然的异形,个头小、皮质好、接近实心,所以价格贵。”在听到郝洪乐的解释后,采访团恍然大悟。

郝洪乐是路庄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14年,他放弃万元月薪,回到村里种葫芦。目前,他种有近6亩“天津嘴”葫芦示范田,精品率极高,亩均收益轻松突破10万元,每年收入能达到60万。跟郝洪乐类似,今年26岁的郝学坤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在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多点开花,粉丝总量突破30万,年销售额七八十万元。
如今,路庄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投身葫芦种植、电商直播、雕刻创作等各个领域,他们被亲切地称作“葫芦娃”。去年,堂邑镇引进3名国内顶级葫芦技艺大师,培育返乡创业大学生和本土加工人才300多人,创新高附加值文创产品1000多种,深受市场欢迎。
责任编辑:王文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