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玉田县林头屯乡“会前十分钟”警示教育大会现场。
河北新闻网讯(张敏慧)近年来,玉田县“会前十分钟”警示教育日益深入人心。这短短的十分钟,已成为该县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精准化、场景化的重要载体,为全县上下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为破解廉政教育“大水漫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玉田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并常态化坚持“会前十分钟”警示教育机制。立足“短、平、快”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类会议召开前的碎片化时间,将廉政教育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在镇村会议中,紧密贴合“三农”工作实际,精心选取涉及“三资”管理、惠农补贴发放、征地拆迁补偿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在县直机关,各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围绕行政执法、行政审批、项目监管等关键环节,精准选用反面教材,采用“案例通报+纪法解读+风险提醒”的方式,灵活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下发的案例通报、警示录、忏悔录、警示教育片等丰富素材,通过剖析“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变抽象说教为具象警醒,让党员干部在十分钟内受到直抵心灵的触动,实现精准“滴灌”。
为确保警示教育内容常讲常新、精准匹配,玉田县纪委监委下足“绣花功夫”,精准供给,建立了分领域、分层级、分类别的警示教育案例资源库。2025年以来,已系统性梳理涵盖农村“三资”领域、履职不力等七大类共22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这些经过精细筛选的典型案例,通过行业条线,每月精准推送至各单位、各系统,为“会前十分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以案明纪、以案释法,持续敲响警钟,有效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