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记者孙毅通讯员常洪波烟台报道
8月2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指导,烟台大学和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共同承办的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区域国别检察法律研究暨丛书编写推进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多省市检察机关、知名高校、出版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参会。烟台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丁西超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言,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丁西超检察长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涉外法治建设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以法治斗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迫在眉睫。最高检专门召开涉外检察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涉外检察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涉外检察工作的时代坐标和职责定位,促进形成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法治交流格局,扩大了中国检察“朋友圈”,提升了中国法治的国际影响力。
为更好的服务烟台高水平对外开放,烟台市人民检察院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开展涉外检察工作:
加强机制保障。出台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意见,市委、市人大等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制定涉外检察方案,在全省率先出台《涉外刑事案件办案指南》《涉外社区矫正工作办法》,联合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涉外知识产权与专利侵权纠纷调解与处置办法》《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办案指引》,规范案件办理。
加强履职协作。与海关缉私分局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在海警局设立检察联络室,联合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引入专家咨询论证,与外事办、翻译协会协同建立涉外翻译人才库,多维度为涉外案件办理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规范办案。建立“三层把关、统一出口”的涉外案件请示报告机制,全面落实风险评估和意识形态工作“三同步”机制,加强全流程诉讼权利保障,开展“案件化”质量评查,确保办案质量。
加强服务供给。积极探索具有烟台标识度的涉外检察服务机制,出台服务自贸区意见,结合办案开展企业域外投资法律风险提示,探索科技创新检察容错纠错机制,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人才培养。组建“2+N”涉外检察工作团队,建立全链路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化外企司法服务机制与集中办理一机制培育一人才孵化机制。联合华东政法大学、烟台大学等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成立涉外检察理论研究小组,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一项课题获最高检立项。
会上,丁西超检察长结合烟台检察机关办理的具体案件,详细分析了当前跨境证据调取存在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流程过长、制度适用率低、大量域外证据无法获取等问题。下阶段,烟台检察机关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和最高检领导的讲话精神,配合山东省检察院扎实做好韩日检察制度研究的相关工作、全面提高烟台涉外检察工作水平。
会上,丁西超检察长结合烟台检察机关办理的具体案件,分析了当前涉外案件办理中存在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流程过长、跨境取证规则亟待完善、涉外检察人才严重欠缺等实际问题。下阶段,烟台检察机关将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扎实做好韩日检察制度研究的相关工作,全面提高烟台涉外检察工作水平。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