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年服贸会,位于3号馆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ICT展),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专题展之一。各大参展商围绕电信服务、数字技术、AI、人形机器人、低空智联网等领域展示前沿技术成果,以新技术、新体验助力服务贸易发展。
“北京方案”赋能城市发展
数智化算力底座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产业提供算力保障,政务云平台为城市数智化转型夯实技术根基,北斗燃气泄漏检测方案为城市生命线安全保驾护航……北电数智、面壁智能、时代凌宇、统信软件等20余家企业带来首批“北京方案”,观众仿佛置身未来城市,沉浸式感受数字技术赋能城市发展的科技盛宴。
走进中联超清“ULive超现场”展台的体验空间,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经典话剧《苏堤春晓》正在上演,画质、音效几乎与现场无异。“这跟在话剧院看的也差不多!”一位观众感叹道,“没想到还能重温”。
能实现这样的效果,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8K+5G+22.2超高清三维声转播车组,以及相关制播、分发、播控、呈现全链路技术体系。“在‘第一现场’演出中即时拍摄、制作、输出,供‘第二现场’观众沉浸式体验,促进有限的文化资源实现普惠共享。”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平台展台,正显示出亦庄示范区的“绿波”通行地图。“过去红灯等多久由人制定,如今,通过13类全量感知数据和5类互联网交通数据实时优化方案,路口信号灯实现了自动化配时。”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示范区60平方公里内已有67条道路实现“绿波”通行,在交通流量增加19.7%情况下,全天平均速度提升15.1%。
数智化算力底座与政务云平台的“1+1”基础架构,共同构建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N个应用方案,则为数字技术提供丰富的落地场景和创新动力。从数字底座到上层应用,一体化数字服务方案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动力。
国际友人讲述5G智联
“入关之后,第一站咱们先办一张超级SIM卡,它既是通信卡,也是支付卡,还能坐地铁,三卡合一,特别方便。”在“5G智联全球·京彩畅行服务”信息通信主题展区,国际友人朱力安担任讲解员,以流利的中文为观众讲述在中国入关出关、衣食住行、工作娱乐的全流程体验,第一视角带来最真实的感受。

记者看到,展区内设置了智慧通关、智慧出行、智能住宿、美食畅享、智慧文旅、智能购物、智慧离境十大体验场景,凸显中国5G服务的全球化适配能力。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华文明云展”项目为例,北京联通依托三维建模、AI大模型等技术,将“古代中国”实体展厅被搬到了线上,观众可沉浸式游览,360度欣赏重点文物的全景或细节。
“我们把十个场景浓缩在不到两百平方米的空间里,把最前沿、最尖端、最有趣的5G应用和通信国际化、便利化内容展示给大家,希望大家来体验来感受,推动我们的技术和服务做得更好。”展区负责人陈连杰说。
前沿科技秀肌肉亮实力
主题展内,这样的前沿展示还有很多。
在中国电信展区,“云猎”无人机反制系统现场上演“空中抓捕”:一架模拟“黑飞”的穿越机刚闯入禁飞区,瞬间被AI侦测到并锁定,随即触发反制进行处置,全程不到3秒。“第一次亲眼看到无人机被这样拦截!”“这反制速度,太超乎想象了!”现场观众感叹。
服贸会现场,北京移动展区前的灵犀机器人进行了多场群体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如果你摸摸它的头,它还会欢快地跳跃。”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观众跃跃欲试。据了解,这些机器人拥有基于九天大模型打造的“集群大脑”,实现知识迁移、技能共享与群体协同,可完成齐步走、舞蹈、障碍物躲避等复杂动作,还能模拟“厨房帮忙”“家庭巡逻”等生活化场景。未来,该技术将进一步拓展至家庭服务、工业制造领域,让机器人从“表演工具”变为“实用助手”。

无人直升机“飞”入了服贸会现场。在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展区,无人机系列产品集中展现了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特别是应急救援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这架FWH-300无人直升机,可以在复杂地形执行巡检、测绘等任务;FWH-1500吨级无人直升机是专为高原、森林等极端环境设计,用于森林消防、医疗救援等关键领域。”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产品体现了我国无人机技术在续航能力、载荷性能等方面的突破。

海内外市场实现双向奔赴
全球数字经济加速融合,北京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高地,既吸引国际优质资源落地,又推动本土技术出海。“我想找中东地区房地产行业的采购商。”在探迹科技展台,工作人员向探迹海外版Futern平台输入需求,系统便检索出一系列候选企业名录。
“许多‘出海’企业都具备优秀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但面临客户资源少、营销效率低等痛点。”公司联合创始人黄俊强介绍,利用公司构建的数据库,企业可以查询欧美、东南亚、中东等核心市场7亿联系人与1亿家公司信息,快速了解目标市场竞争格局,“找对人、说对话、选对时机,高效打入海外市场。”
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也来到现场,为中国企业提供出海咨询、商机资讯、政策通办、海外推广、合规认证、订单撮合、人才供给、落地保障等服务。“目前已服务数十家企业落地海外或获取全球订单,架起国内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与海外企业‘引进来’的双向融通桥梁。”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双向奔赴,共拓数字经济蓝海。《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3859亿美元,占服务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1.4%。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