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打造轨交绿色低碳转型“青岛样板”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青岛地铁打造轨交绿色低碳转型“青岛样板”


青岛地铁打造轨交绿色低碳转型“青岛样板”

  2025-09-23 04:33:29     简体|繁體
http://weixin.993113.com/1090496.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波实习生孙雨彤通讯员张清伟

9月19日,2025中国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CAMET论坛上,作为分论坛的“绿・智・融合可持续发展论坛暨总工沙龙”,吸引了来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及全国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设计、装备研发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与总工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发展实践、绿色低碳设计等前沿议题,分享成果、共话行业未来。其中,青岛地铁不仅要算节能降本的经济账,更要做可持续发展的大文章,重点系统分享了其在绿色城轨建设和绿智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阶段性答卷,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战略引领:明确绿色目标,绘制绿色城轨路线图

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岛地铁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绿色为底色、以智慧为引擎,全面构建绿色城轨体系,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引领者。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一直是能耗大户”这一现实,青岛地铁主动破题,不仅要算节能降本的经济账,更要做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文章。

目前,青岛地铁年总电耗成本占年运营成本10%。锚定“节电30%、降碳50%”的绿色发展目标,青岛地铁以绿色转型为主线,以清洁能源和人工智能为支撑,以“交通+能源”的绿色新型能源体系为突破,系统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培育绿色产业生态,实现从能源消耗大户向绿色城轨践行者的转型。

2022年,青岛地铁在行业内率先发布《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三步走”战略:2025年建成绿色发展体系、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系列顶层设计,为绿色城轨建设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和制度保障。

能源革命:绿智深度融合,构建“源网荷储控”一体化

青岛地铁坚持技术驱动,通过研发和应用绿色核心技术,实现节能降耗的历史性跨越。

在绿色技术方面,青岛地铁采用了列车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飞轮储能、车辆灵活编组、多源热泵、装配式建造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多项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同时,积极跟踪钙钛矿光伏组件、固态电池、柔性互联等前沿技术,推动新技术工程示范与场景应用。

在智慧赋能方面,青岛地铁构建“虚拟电厂平台+线网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多专业协同控制算法集群”三维控制架构,打造新型能源体系智慧大脑,实施“轨道交通+人工智能”行动,建设线网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推动大模型、智能体技术与绿色低碳发展深度融合。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源网荷储控”一体化系统,打造“交通+能源”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系统变革。

“绿电引入”,利用地铁资源建设200兆瓦分布式光伏,规划100兆瓦集中式光伏开发,让地铁车站、车辆段屋顶变成了绿色电站。拓展海上光伏引入、绿电直连等应用场景。

“电网互联”,依托506公里中压供电环网,打造一张“网间互联,全域贯通”的供电网络,实现电能实时双向流动、功率动态均衡、全域协同互济。

“负荷调配”,深度发掘200兆瓦负荷调节潜力,布局V2G充电桩、大功率充电设施、重卡充(换)电等多元能源消纳新场景,让地铁成为了电网的“调节器”。

“储能增效”,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海底隧道抽水蓄能系统等多元化储能技术,大幅提升能源系统韧性。

“能源智控”,打造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线网级虚拟电厂,将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微电网、可调节负荷及地铁沿线工商业等资源聚合为一个整体,动态参与现货电力市场,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产业培育:构建绿色生态圈,形成发展新动能

青岛地铁立足绿色产业融合行动,打造涵盖新能源、资源循环、绿色节能的绿色产业生态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新能源领域,以绿电消纳为核心,构建“光伏+储能+虚拟电厂+售电公司+能源托管”多维发展的新型能源产业,形成“技术+市场+服务”的立体化产业生态。

在资源循环领域,以“绿色+科技”为关键发展要素,打造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环保产业体系,拓展资源循环产业、绿色新型材料等业务,作为新的企业战略增长引擎。

在绿色节能领域,以复合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为支撑,利用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复合储能技术,形成标准化方案及产品,逐步推广至轨道交通、工业园区、军工等行业领域。

城市赋能:轨道交通引领城市绿色产业发展

青岛地铁的绿色实践,正在超越轨道交通本身,成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青岛地铁以轨道交通为纽带,落实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目标,培育城市经济新增长点。通过“源网荷储控”一体化融合技术服务城市能源体系升级,以工程渣土资源化、固废再生利用破解环保治理难题,赋能城市资源绿色高效循环,以TOD开发、绿色基础设施融合提升城市空间效能,以轨道交通场景为依托培育绿色新能源、循环经济、节能服务三大产业生态,形成“技术输出-资源循环-空间优化-产业培育”的发展模式,为全国提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青岛样板”。

青岛地铁的绿色实践业已结出硕果。2025年预计实现线网年节电1亿度,光伏年发电4300万度,年降碳9.1万吨。应用AI赋能智慧管控系统,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通过装配式建造、渣土资源化利用及备件零库存管理等措施,实现全生命周期降本增效。

青岛地铁的绿色“答卷”也得到了各方认可:青岛地铁先后获批“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单位”“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单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绿色创建示范工程”,走在行业及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前列。列车自主运行系统、飞轮储能等相关技术成果填补行业空白,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成熟案例。

此外,通过绿色城轨建设的系统探索与深度实践,青岛地铁形成涵盖绿色线网指标、节能标准、绿色设计、绿色装备、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的一系列绿色标准,显著提升绿色城轨建设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为行业提供科学完备、系统协同、可复制、可推广的城轨绿色发展标准体系。

展望未来,青岛地铁集团将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规划先行、效能提升、源网荷储、绿智融合、生态培育”的发展方向,围绕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人工智能+新能源两大典型场景,进一步拓展绿电规模,将绿电占比提升至20%以上,推进AI赋能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精准控制与智能运营,输出绿色标准,将绿色发展方案推广至全国轨交行业,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标杆企业,为全国低碳交通发展贡献了“青岛智慧”与“青岛力量”。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