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11日讯今年以来,滕州市级索镇人大按照“大发展、心服务,强治理、提效能,办实事、赢满意”的工作思路,让住镇人大代表紧盯“三个聚焦”,做活“三篇”文章,换思路、变角度、加力度,向“新”而行,向“好”进发,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镇村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质发展,用力解好“难”字题。该镇人大紧扣“工业强势崛起、项目铺天盖地、发展标新立异”脉搏,组织市人大代表帮扶园区重点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只为企业发展出“解扣、解难题”,做到高质量发展“我献计”、新旧动能转换“我助力”,真正让企业培植积厚成势。通过帮扶、帮引、帮促企业“膨胀”规模等举措,实现了“连心”促发展,“联姻”排万难的目标。今年以来,先后为企业破解土地、资金、用工等难题11个,园区16家规上企业新上技改项目9个,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市场占有率与土地亩产值实现了“双赢”。如今,级索镇“经济发展新高地、项目纷纷稳落地、干事创业是福地”的格局已经形成。

聚焦乡村振兴,用心弹好“联”字曲。该镇人大按照“资源互补共享、代表抱团融合、助推乡村发展”的思路,组织代表换角度、开新路,不断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跨村联动孵化发展农文旅项目和产业经济,形成“特色富有、产业延链、品牌做大、村强民富”的新态势。前杨岗村“果园+庄园+游乐园”风情十足、水磨庄乡情四合院游客纷至沓来、坝子涯斗拱工坊产业兴旺,探索了一条“组合联村+组团联农+‘破界’联赢”的新路子,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聚焦社会治理,用情唱好“和”字歌。建设“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镇人大按照“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治理、创新化思维”的方式,让住镇市、镇人大代表“进网入格”,联合村党员干部群众落实“自治、法治、德治,善治”融合,在实践中西杨楼村创新了“139”矛盾纠纷调处和移风易俗“红黑榜”评定等新模式。今年以来,镇域人大代表先后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8个、消除风险隐患11条,实现了“代表心为民、邻里和睦群、乡风文明景”的目标。(通讯员周启翼杨兵三)
责任编辑:杜方奇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