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聚力育人才 三向发力促就业 三链用力激动能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三方聚力育人才 三向发力促就业 三链用力激动能


三方聚力育人才 三向发力促就业 三链用力激动能

  2025-10-16 04:45:40     简体|繁體
http://weixin.993113.com/1094092.html

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乐嘉文创科技公司生产车间。(松桃人社局供图)

余伶郭进邹高永杨智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广东省东莞虎门组团(虎门镇、麻涌镇、沙田镇、中堂镇、滨海湾新区)紧扣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以“校企协作育人才、‘莞孵松才’促就业、品牌引领强支撑”为主线,创新“三方聚力育人才、三向发力促就业、三链用力激动能”举措,完善协作帮扶促就业体系,既为东部企业输送优质劳动力,又为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群众开辟就业新路径,累计促进10余万松桃群众赴东部就业,打造了东西部就业协作新样板。

■三方聚力构建人才培育新格局

两地立足松桃劳动力优势与东部企业用工需求,以职业教育为纽带、职业院校为载体,推动“校校结对、校企共建、中高企贯通”人才培训体系,实现学生“入学即定岗、毕业即就业”目标。

“校校结对”筑牢育才根基。两地整合东莞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东莞纺织学校、东莞理工学校与松桃职校建立“二对一”结对关系,投入15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捐赠汽车等教学设备,共建“四中心两室一基地”“校中厂”和“厂中校”产教融合实训平台,为培训人才筑牢根基。东莞派骨干教师驻松桃开展“德才”共育。19岁的松桃学生龙翔从当地职校的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后,成功入职奇瑞汽车公司,现在每月都会将部分工资寄给父母补贴家用。

“校企结对”促定岗育才。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核心,两地联动东莞市汽车行业协会、虎门纺织服装协会等6个行业协会、22家企业,与松桃职校深度合作,创新“协会搭台、多元融通、集团办学”模式,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艺术设计与制作(四达新冷班)方面,与四达新冷公司共建“艺术设计与制作实训基地”,推行“车间即课堂、实训即生产”模式,学生可参与设计、制作全流程实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实现“入学即入岗”。

“中高企”贯通强技能。两地创新“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企业培训”模式,由松桃职校与中国振华电子集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人才培育协议,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中国振华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和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帮扶资金720万元,高标准建成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采用“中职3年+高职2年+企业实训1年”的贯通培养模式,配备专职教师及企业导师,重点培育卓越技能、工艺精通、管理能力强、团队协作高效、创新能力突出的智能制造产业现场工程师,为两地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新动能。

■三向发力搭建优质就业新体系

聚焦松桃脱贫人口、易地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两地创新“莞孵松才”模式,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对接、优化服务”三向发力,开辟“培训+输送+就业”新路径,推动群众高质量就业。

聚焦重点人群,向技能培训发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是提升群众就业质量的关键。两地结合东部产业需求与松桃劳动力特点,用好东西部协作资金,构建“订单式培训+就业推荐”体系,开展电焊工、叉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实用技能培训,确保群众结业即就业。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粤菜师傅等技能培训8期,培训农村劳动力32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43人。52岁的脱贫群众符光琼接受叉车培训后,成功入职东莞一家机制竹炭厂,月工资5000多元,实现稳定增收。

聚焦就业岗位,向岗位对接发力。虎门组团与松桃人社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协作机制。每年春节前,双方定期召开劳务协作座谈会,复盘工作成效、敲定年度计划,形成就业岗位“需求清单”与“供给清单”双向对接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推送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等形式为群众送岗位。今年2月,虎门组团组织30家优质企业赴松桃招聘,提供生产操作、品质管理、研发工程等200余个岗位。目前,促进3276名群众赴省外就业、省内就业人数达296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898人)。

聚焦定向服务,向劳务输送发力。两地健全劳务协作体系,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输出地作好政策宣传与就业指导,输入地加强与企业沟通,拓展就业渠道,落实就业补贴。松桃脱贫人口经东西部协作到广东等地连续就业3个月以上,可获得500元至1000元补贴。2025年初以来,共计补助459.9万元,惠及7577人。并为返岗农民工提供点对点输送服务,通过包大巴车、买高铁票等形式,组织群众外出务工。2025年,共计输送广东方向群众1800人次。

■三链用力激活品牌新动能

两地以东西部协作企业贵州乐嘉文创科技公司为载体,以技能为核心,打造省级劳务品牌“乐嘉潮玩工匠”,通过建链、强链、延链,实现“品牌+产业+就业”的良性循环。

政企用力“建链”强根基。政府主导,企业主培,建设人才“培训链”:先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选派人员赴东莞学习玩具模具制作技术;再由企业主培,通过“松桃乐嘉+东莞总部”和“技术导师+学员”的培训方式,制定“理论学习+跟岗学习+专业考核”人才培育方案;最后开发出营销、制作、管理等6类培训规程。目前,已培训技术工人3000多人,筑牢劳务品牌根基。

品牌用力“强链”壮产业。两地以“乐嘉潮玩工匠”品牌为纽带,创新“园区总部+分厂+微工厂”模式,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和乡镇打造2个分厂、11个微工厂,延伸产业触角。4年时间,乐嘉文创科技公司产值从3254万元增长至2.6亿元,实现近8倍的惊人跨越,可日产“潮玩”10万只。如今,乐嘉公司就业人数达6000人,实现群众在“家门口”既能就业又能顾家。

产业用力“延链”聚效应。“乐嘉潮玩工匠”品牌不断完善人才培训延伸机制,搭建员工成长平台。不少一线工人通过努力成长为技术骨干甚至班组长,月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乐嘉潮玩工匠”品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上下游包装、印刷等产业逐步落地,共有3家玩具企业成功申报粤黔共建“一县一企”项目,形成以“潮玩工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综合产值突破3亿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