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泮晓阳)10月15日下午,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七)商务发展规划完成情况专场,聊城市商务局对外贸易科科长郭凌飞介绍聊城市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相关情况。

市场布局更加优化,新兴市场开拓取得良好成效。深入实施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推动经贸合作走深走实,2024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19.4亿元,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146%,占进出口比重由21.8%提升至34.9%,对东盟进出口117.2亿元、对拉丁美洲进出口149.1亿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221%、34.2%。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矿石、原材料为聊城市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物资,同时,聊城市机械设备、高端装备等产品成功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产业升级,双方实现共赢发展。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出口动力强劲。一是“新质生产力”出口量质齐升。2024年,2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出口业务,实现出口总值8.8亿元。在链主企业带动下,65家企业实现同品类产品出口,精密钢球、凿岩工具等特色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二是客车出口优势明显。2024年,客车出口6381辆,出口额32.4亿元,占全省客车出口总值的92.2%。“十四五”期间保持省内领先地位。三是农产品出口基础稳固。2024年,全市农产品出口51.5亿元,禽肉、宠物饲料出口占全省比重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农产品销往12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年均增长16.4%。
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一是物流枢纽功能增强。临清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设立,鲁西国际陆港成功取得联合国国际港口代码,集装箱发送量累计超过100万标箱,加快构建“保税物流中心+内陆港”协同发展新格局。二是织密绿色产品国际营销网络,24家企业获批二手车出口资质,“新三样”产品出口覆盖新加坡、阿联酋等72个国家和地区,为外贸增长注入绿色新动能。三是各类平台数量持续扩容。“十四五”期间,从国家文化出口企业到省级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从公共海外仓到山东品牌商品展示中心,一批高能级平台在聊城市集聚发展,为对外贸易提质增量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连峰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