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思南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在育苗、种植、科研、加工、销售等环节发力,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全链条推动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为农业强县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眼下,正值红薯收获季节,在天桥乡国庆村“双高”红薯种植基地,一堆堆刚挖出来的红薯摆满了田间地头,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村民们三五成群,忙着给刚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袋。


“今年我们共种植红薯763亩,其中‘陈薯1号’种了263亩,今年从整体收成来看,‘陈薯1号’亩产在8000斤左右,之前的老品种‘商薯19’在6000斤左右,综合来看新品种产量高于老品种20%以上。”天桥乡国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自立介绍。

为了完善红薯产业链条,思南县依托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农科院植物研究所加强合作,共同研发了产量和淀粉含量更高,适应性和抗病性更强的红薯新品种“陈薯1号”,今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5.8万亩,农户取得了较好收益。

同时,面对山地运输的传统难题,当地今年积极引导种植户引入无人机运输服务,聘请专业飞手帮助运输红薯,配合人工捡拾装袋形成“前后端联动”,快速将红薯从田间地头直接运往集中点装车,减少人力搬运环节和红薯运输磕碰损伤,有效保障了红薯品质。


“对于土地比较零散、小块的,铲车去不了的地方和离公路200米以外的土地,我们可以使用农用无人机进行吊运装车,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吊运15吨以上。”郭自立说,农用无人机具备较强载重能力与地形适应能力,可精准应对村内山地、坡地等复杂环境,省时、省力、更安全。

解决了“种得好”的问题,如何“卖得好、附加值高”成为关键。思南县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红薯产业从“单一种植”向“育种、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链条延伸。今年9月,企业还结合市场需求,创新升级10个电商直播间,并根据抓销量、创品牌、新品推广等对每个直播间进行定位引流。


“每个直播间冲刺的方向不一样,像我们一号官方旗舰店就是标杆,用来冲销量、冲业绩的,三号、四号直播间主要是以创新、探索等内容为主的直播方式。”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电商部培训导师陈田婷介绍,为避免市场同质化内卷,公司采取多样性的直播方式把更好的产品带给消费者。

目前,公司已组建120余人的电商团队,主攻线上零售模式,入驻抖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10余个电商零售平台。日均销量8万单,前三季度电商销售额突破6.3亿元。

从科技种植到精深加工,从电商销售到品牌打造,思南红薯产业的全链条升级,正是当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县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县将继续聚焦红薯产业,推动红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的台阶。
通讯员:陈敏孙磊
一审:肖咏
二审:邓欢旭
三审:文波
编辑: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