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阳市花溪区220千伏南郊变电站,一架搭载红外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从智能机巢平稳升空,按照预设航线对变电站设备开展全方位巡检,标志着贵州省实现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无人机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了“空天地”立体化智能巡检体系,为贵州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电力保障。
“历时15个月,我们在全省10个地市共计137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都安装了固定机巢。”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智能作业中心数据采集部总经理杨恒说,每个固定机巢可辐射周边3-5公里范围内的输电线路杆塔,形成半径5公里的无人机巡检服务圈,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盲区多、风险高等问题。

9月17日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智能作业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自主起飞管控系统下发指令。
据悉,安装固定机巢后,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智能作业中心运维人员能实现远程下达指令,无人机即按预设程序对避雷针、绝缘子串等高空设备进行厘米级精度检测,显著提高设备状态感知能力和隐患发现率,解决高空巡视盲点难题。“以220千伏南郊变电站为例,部署固定机巢后,可巡视到人工巡视无法检查的盲点,大幅度提高了巡检效率,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50%。”南方电网公司智能作业中心数据采集部专责李声福说,该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路径规划算法,支持无人机的自动起降、自主充换电,配合高清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可同步完成设备温度监测、局放检测和外观检测等专业巡检任务。

9月17日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智能作业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后台系统实时监测线路状况。

在贵阳市花溪区220千伏南郊变电站,搭载红外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可在智能机巢自主起飞作业。
“这不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更是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型升级。”智能作业中心副总经理表示,通过构建“固定机巢+移动机巢”协同网络,目前已形成日常巡检按计划执行、特殊巡视即时响应的新型作业体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涛
编辑陈慧
二审王纯亮
三审杜朋城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