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_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


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

  2025-11-03 21:47:20     简体|繁體
http://weixin.993113.com/1097233.html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高楼林立,更体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全球性挑战,当“城市看海”从偶发现象演变为治理课题,如何构建安全韧性的城市水系统,已成为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

四平市通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仅破解了困扰多年的内涝难题,更探索出一条“节约优先、功能优先、效果优先”的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径,为北方严寒地区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

系统思维:从碎片化治理到整体性变革

长期以来,城市水问题的治理往往陷入“碎片化”困境:内涝归内涝,污染归污染,各管一段,难成体系。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

四平市的实践昭示: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水系统更是复杂的动态系统。年降雨量650毫米且70%集中在夏季,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平原地形,两河穿城的水系格局,加之历史形成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使得49处易涝积水点和17个溢流口相互关联,形成了复杂的“水问题网络”。

为破解这一难题,四平市树立了系统治理的新思维。对558公里排水管网实施“普查、清淤、检测、设计、修复”五位一体整治,摸清城市“地下动脉”真实状况;改造管网157.2公里,打通5条应急行泄通道和37处滨河路泄水口;将雨污分流面积从15%提高到80%以上,溢流口从17个减少到9个,从根本上优化了排水体制。

成效是全方位的:49处积水点全面消除,年削减溢流水量125.8万立方米,削减污染物(以COD计)136.5吨;2020年以来,下游林家国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IV类水及以上。这是从“各自为战”到“系统作战”的治理范式转变。

理念革新: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

传统城市建设理念,往往将雨水视为需要快速排除的“麻烦”,依靠管道、泵站等“灰色基础设施”实现“快排快泄”。这种工程化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涝,但也带来了河流生态破坏、水资源浪费、建设成本高昂等新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在于将雨水从“包袱”变为“资源”,从“快排”转向“慢排渗蓄”,充分发挥“绿色基础设施”作用。这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调整,更是发展理念的革新——从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从单一功能到复合效益。

西湖水上公园的改造,生动诠释了这一理念转变。通过多级卵石、湿地植物净化、缓排设施等手段,实现周边25公顷区域雨水径流调蓄净化,年利用雨水4万吨,节约费用20万元。这既是经济账,更是生态账、可持续发展账。

四平市实施103个海绵型小区、48条海绵型道路、12处海绵型公园,使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达45%以上,天然水域面积增加3.5%。建设35公里生态林廊滨水缓冲带,打造12.8公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生态河段。这些空间让城市真正实现了“在绿色中呼吸”。

创新驱动:从高成本投入到节约集约

海绵城市建设是否意味着巨额投资?四平市的实践给出了明确答案: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完全可以走出节约集约之路。

坚持“雨水走地表、污水走地下”,优先利用绿色设施承担径流滞蓄和转输功能,既减少管线投资,又避免雨污混接风险。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将建筑垃圾、农作秸秆和营养土加工成再生土壤填料,已在33个老旧小区、16处公园广场、15.7公里街路应用。从“废弃物”到“新资源”,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

采用装配式透水铺装、预拌透水混凝土等新工艺,铺装面积达123.7万平方米,既节约成本又减少施工污染。针对北方严寒地区,研发标准化沉泥槽沉淀融雪剂,推广可承受50次以上冻融循环的缝隙式透水砖。这些因地制宜的创新,为严寒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四平方案”。

制度保障:从突击建设到常态长效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运动式”突击工程,而是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如何避免“重建轻管”、如何确保设施长期发挥作用,需要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机制保障。

四平市率先颁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标志着从“政策推动”上升为“法律规范”。出台12项制度文件和5项地方标准,实现从立项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控。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14个成员单位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格局,成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将任务纳入绩效考核。

建设智慧排水管理平台,不仅为汛前、汛中、汛后调度指挥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内涝防治高效应急响应。又实现了水体实时监控、污水“源—网—厂—河”系统管理、海绵城市建设全流程管控和建设效果评估。这种“制度+技术”的双重保障,为常态长效推动四平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人民至上:从工程导向到民生导向

评价城市建设的最终标准,不是建了多少工程、投了多少资金,而是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生活是否改善。四平市始终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03个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管道老化、路面积水、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让“社区更宜居”。48条主要街路改造解决了铺装破损、停车混乱、慢行不畅问题,让“街区更宜行”。建设41处口袋公园,完善休闲游憩空间,让“环境更宜人”。当市民看到河水清了、岸绿了、鱼多了,当暴雨来临不再担心积水,市民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这是对“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最好诠释。

让城市在绿色中呼吸,让人民在绿色中生活。四平市的实践表明,只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注重因地制宜,强化制度保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就一定能够建设更加安全、更加韧性、更加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就一定能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交出优异答卷。

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记者毛思博

四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编辑: 来源:

分享到:

  • 上一篇
    下一篇

  • 最新动态|成功案例|一览天下|尽收眼底

    全国资讯网(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
    手机查看(二维码扫一扫)

    全国资讯网,分享全球新闻、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资讯新闻、金融投资、竞技游戏、健康教育、电商直播、微商指南、生活常识、公正的项目评鉴,实用性佳、内容社区。

    最新资讯

    三明市竹木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会在永安召开
  • 2025-11-04 01:44:26

     

    播州区三岔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 绘就“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新图景
  • 2025-11-04 01:38:21

     

    重阳暖意浓——普定县师生走进敬老院 伴老人共度佳节
  • 2025-11-04 01:32:16

     

    滨州联通圆满完成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家乡观礼活动通信保障
  • 2025-11-04 01:26:11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齐鲁二院急诊医学中心20年坚守急诊一线,铸就生命急救防线
  • 2025-11-04 01:20:06

     

    因果循环,从天才少女到被骂“双面人”,22岁谷爱凌成了“笑柄”
  • 2025-11-04 01:07:57

     

    男子盗卖邻居家10头牛打赏女主播,所得70000元用于偿还打赏所欠债务,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2025-11-04 00:55:47

     

    郎平朱婷近照曝光,一个头发花白一个脸色蜡黄,大高个很显眼
  • 2025-11-04 00:49:43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 2025-11-04 00:43:38

     

    为你心中的“梦想宣讲家”投票吧!
  • 2025-11-04 00:37:33

     

    山东省地矿局地质测绘院成功举办2025年“地质测绘杯”足球邀请赛
  • 2025-11-04 00:31:29

     

    高质量发展新答卷|长春有家机器人”4S”店
  • 2025-11-04 00:19:19

     

    信号满格,山东移动临朐分公司护航石门坊红叶观赏季
  • 2025-11-04 00:13:14

     

    菏泽市首家特殊医疗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顺利通过注册核查
  • 2025-11-04 00:07:09

     

    “海外人才中国行・加拿大医学专家学术交流”临沂站活动在临沂市人民医院顺利开展
  • 2025-11-04 00:01:05